最后更新:2023-05-25 08:11:57
香樟树皮,樟皮,樟木皮
樟,别名乌樟(陶弘景),香樟(南方各省区通称),小叶樟(湖南),傜人柴(广西)。常绿大乔木,高可达30米。树皮灰黄褐色,纵裂。枝、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,枝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细,长2-3厘米,无毛;叶片薄革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6-12厘米,宽2.5-5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有时边缘呈微波状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灰绿色,微有白粉,两面无毛,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,离基三出脉,侧脉及支脉脉腋在叶下面有明显腺窝,叶上面明显隆起,窝内常被柔毛。
圆锥花序腋生,长3.5-7厘米,无毛,有时节上被白色或黄褐色微柔毛。花两性,长约3毫米,绿白色或黄绿色;花梗长1-2毫米,无毛;花被简倒锥形,长约1毫米,花被裂片椭圆形,长约2毫米,花被外面无毛,或被微柔毛,内面密被短柔毛;能育雄蕊9,长约2毫米,花丝被短柔毛;退化雄蕊3,箭头形,位于最内轮,长约1毫米,柄被短柔毛;子房球形,直径约1毫米,无毛,花柱长约l毫米。果实近球形或卵球形,直径6-8毫米,紫黑色;果托杯状,长约5毫米,先端平截,直径达4毫米,花期4-5月,果期8-l1月。
生于山坡或沟谷,常栽培于低山平原。分布于我国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,尤以台湾为最多。
入药部位:树皮。
炮制:采集加工:全年可采,剥取树皮,切段,鲜用或晒干。
鉴别:药材性状:树皮表面光滑,黄褐色、灰褐色或褐色,有纵裂沟缝。有樟脑气,味辛苦。
性味:味辛、苦,性温。
归经:入脾、胃、肺经。
功效:祛风除湿,暖胃和中,杀虫疗疮。
药理作用: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主治:风湿痹痛,胃脘疼痛,呕吐泄泻,脚气肿痛,跌打损伤,疥癣疮毒,毒虫螫伤。
免责声明
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。
②本站仅提供平台作用,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。
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,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,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。
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,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不良/侵权信息,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。侵权举报>>
投稿微信:ycpf_com(请备注投稿)
合作微信:ycpf_com(请备注合作)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服务协议 | 招聘信息 | 用户反馈 | 法律声明
Copyright © 2015- All Rights Reserved 药材批发网版权所有
本站网络实名:药材批发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