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, 会员中心 联系我们

药材批发网

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药材批发网>药材百科 >大黄

大黄的介绍:大黄的功效与作用

最后更新:2023-05-14 20:21:51

大黄别名:

黄良、火参、肤如(《吴普本草》),将军(李当之《药录》),锦纹大黄(《千金方》),川军(《中药材手册》),峻(藏名)。

大黄特征:

  1、掌叶大黄:多年生高大草本。根茎粗壮。茎直立,高2m左右,中空,光滑无毛。基生叶大,有粗壮的肉质长柄,约与叶片等长;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,径达40cm以上,3-7掌状深裂,每裂片常再羽状分裂,上面疏生乳头状小突起,下面有柔毛;茎生叶较小,有短柄;托叶鞘筒状,密生短柔毛。花序大圆锥状,顶生;花梗纤细,中下部有关节。花紫红色或带红紫色;花被片6,长约1.5mm,成2轮;雄蕊9;花柱3。瘦果有3棱,沿棱生翅,顶端微凹陷,基部近心形,暗褐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
  2、唐古特大黄 :本种与掌叶大黄极相似,主要区别为,叶片深裂,裂片常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狭线形,裂片窄长。花序分枝紧密,向上直立,紧贴于茎。

  3、药用大黄:本种与上2种的主要不同点是,基生叶5浅裂,浅裂片呈大齿形或宽三角形;托叶鞘膜质,较透明,上有短毛。花较大,淡黄绿色、花蕾椭圆形,果枝开展,翅果边缘不透明。

大黄分布范围:

  1、掌叶大黄:分布于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东部陕西、甘肃东南部、青海。

  2、唐古特大黄:分布于四川及西藏东北部、甘肃、青海。

  3、药用大黄:分布于河南西部、湖北西部、四川贵州、云南陕西南部等地。

  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,主产于青海、甘肃等地。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,主产于四川。

大黄功效作用:

  1、积滞便秘: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,能荡涤肠胃,推陈致新,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。又因其苦寒沉降,善能泄热,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。

  2、血热吐衄,目赤咽肿:本品苦降,能使上炎之火下泄,又具清热泻火,凉血止血之功。

  3、热毒疮疡,烧烫伤:本品内服外用均可。内服能清热解毒,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,使热毒下泄。外用能泻火解毒,凉血消肿。

  4、瘀血诸证: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,其既可下瘀血,又清瘀热,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。

  5、湿热痢疾、黄疸、淋证:本品具有泻下通便,导湿热外出之功,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。

大黄注意事项:

  1、生药一般毒性较低,但服用过量也可中毒,尤其是鲜大黄毒性较大,可引起恶心、呕吐、头昏、腹胀痛、黄疸等。

  2、引起大黄中毒的原因主要是服用过量及长期使用,故临床上应掌握用量及中病即止的用药原则。

  3、中毒早期可注射阿朴吗啡催吐;泻下不止时,可给收敛剂,有脱水现象时可输液;镇静止痛剂也可应用;腹痛剧烈时,可用白芍15g、乌药、黄连、延胡索、藿香各9g、广木香3g、甘草6g水煎服;休克时,可用四逆针,每次2-4ml肌注或静注。

  4、中药配伍禁忌:黄芩为使。

  5、中西药配伍禁忌:

  (1)不宜与核黄酸、烟酸、咖啡因、茶碱等药同用;

  (2)不宜与铁剂、洋地黄等药物合用;

  (3)不宜与胃蛋白酶、多酶片等合用;

  (4)不宜与四环素、利福平、磺胺类药合用,有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病;

  (5)不宜与维生素B2、维生素B2、烟酸、维生素B4、维生素C合用,因其能使大黄的抑菌作用降低;

  (6)不宜与异烟肼同用,容易形成鞣酸盐沉淀,使吸收减少,影响疗效;

  (7)大黄与苯巴比妥、磺胺、青霉素、复方阿司匹林等药物存在交叉过敏现象,不宜同用;

  (8)酚妥拉明可以拮抗大黄的止血作用,不宜同用;

  (9)氯霉素可以降低大黄的泻下作用,不宜同用;

  (10)药用炭、鞣酸蛋白、碱性药物(如碳酸氢钠)可以减少大黄的吸收,不宜同用。

免责声明

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。

②本站仅提供平台作用,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。

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,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,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。

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,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不良/侵权信息,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。侵权举报>>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服务协议 | 招聘信息 | 用户反馈 | 法律声明

Copyright © 2015- 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药材批发网版权所有

本站网络实名:药材批发网